星期二, 3月 25, 2008

事發的19分鐘 Nineteen Minutes

事發的19分鐘 Nineteen Minutes

好久沒有好好看完一本書(圖書、繪本不算的話),當然也好久沒有寫讀書心得(雖然忙裡偷閒地複習完倚天、笑傲,以及不時地翻翻鹿鼎記)。其實,拿到誠品的試讀本已經好幾個月了,上週四突然心血來潮地拿來翻,看完之後,一股悸動、震撼久久不能平復。星期日晚上得空就趕緊去買了書,這幾天趁著補上公司的新人訓練,一口氣看完了它。

這本書不僅因為描述的高中校園喋血事件太過驚人,而讓人震撼,也因為作者有很棒的說故事技巧,交錯穿插著當事人的過去和現在,吊著讀者的胃口(這方面,又有一點推理小說的味道),而讓人想一口氣把故事看完。此外,更重要的是,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去關注著喬絲和彼得這兩個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和父母的關係如此疏離,又讓彼得如此『心狠手辣』!?大概也是因為為人父母的關係吧?

看完此書,最讓我深思的有兩點。

一是,我們要如何及早發現孩子與我們越來越疏離,及早去傾聽他們、幫助他們?而不是非常努力地要他們往我們決定、認為對的方向前進?如果彼得的父母能夠諒解他不適應、無法融入這個學校的群體生活,轉而讓他轉學、協助他進入一個新環境,是否能夠防止這個悲劇?而喬絲的母親如果可以不要那麼的忙碌,喬絲是否就可以有一個好的傾訴管道,讓他可以破除『被同儕認同VS特立獨行』、『愛情VS愛惜自己的身體』、...的迷思?

另一點則是書上著墨不多的部分。對於對同儕或弱小者施予霸凌的孩子,他的父母、師長能夠做些什麼?在書上,作者只提到了彼得因為被欺負許久,怒氣爆發、喋血校園,因此那些曾經欺負過他的學生傷得多重,他們的父母多麼傷心。然而,如果這些孩子的師長與家長溝通過,他們的父母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什麼,而避免掉這樣的悲劇?當然,等孩子已是高中生再要糾正他們,也許已經有些為時已晚,但當他們更小一些的時候,其實父母、師長是可以較為容易去改正這些偏差的行為的(彼得可是從念幼稚園開始,就一路被這些孩子欺負到高中啊~)。

導致那『十九分鐘』的原因,應該是所有父母、老師都該思考的課題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