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9月 14, 2009

台北一日遊前傳:離家出走的心情

原則上,每逢週末我們都會全家回爺爺那兒一起吃個午飯聚聚聊聊,爸媽也是,這週並不例外。

對於和黃小弟這個小小孩吃飯,我一直有個感覺,就是吃飯時大家會到齊了才一起吃,他會吃得特別好(吃得多、也比較不挑食);就是有一種大家一起的feel。在婆婆那兒,總是會特別『優待』小小孩:裝得滿滿、豐盛的一碗,單獨餵他。所以小孩們常是吃個一半就開始不安於室,要嘛對碗裡的食物挑三撿四,要嘛就是一邊吃一邊玩一邊跑。其實,婆婆家因為做生意的關係,都是有空的人自行去吃飯,所以廚房就處於常常在開伙(火)的狀態;煮飯的婆婆還沒煮好,就有肚子餓的人進來先吃已經做好的菜,等婆婆煮好了叫吃飯,有些人已經飽了,有些人姍姍來遲。比較早吃的人當然比較容易餓,所以婆婆一整天下來,待在廚房的時間也很長。

以上是題外話,有感而發。

黃小弟吃飯的規矩不是太好,總是被我唸(罵?)。媽媽則是屬於誘導、勸說一派。這個星期六午餐,吃到後來,黃小弟就賴著要外婆餵。媽媽也很能跟他玩,下午就陪他玩玩具、說話、疊紙盒、...。通常週六是媽媽掌廚,所以和黃小弟吃飯的時候,也會順便講講盤中的食物;兩人互動很好。這天黃小弟難得地在阿祖家小睡了一小時,所以我們就一直呆到晚餐後,送爸媽坐車回台北,再回家。

往公路局的路上,黃小弟和外公、外婆也是很會哈拉,一會秀自己會唱的兒歌(其實不少走音、落字)、一會兒秀英文字母(總是落掉D、E)和三字經(只有前五句);說笑得不亦樂乎。公路局門口旅客、車輛往來頻繁,巴士也不時要進站、離站,所以一到了公路局,外公外婆就匆匆下了車,沒來得及跟黃小弟把對話做個ending,更遑論道別。

回家的路上,回家的路上黃小弟一直喊『阿嬤不要回家』喊個不停。到家之後,居然趁著我們在開門,立轉身子直往電梯跑,要去找外公外婆。小黃眼明手快地把他抓進家門,他也不肯脫鞋子,就抓著小黃的外出鞋,坐在玄關的地上唉唉叫(假哭?)。我們不是那種遷就著小孩的人,就索性不理他,各自收拾東西、做自己的事去。後來還是小黃去把弟弟拐進浴室(說隔天帶他上台北找外婆)、讓我幫他洗澡。整個晚上,就因為這樣心情不好,洗澡洗得不情願,睡前的牛奶也不喝。

到了半夜,竟然一邊哭、開始說起了夢話:『阿嬤!我要吃!』『我要吃東西!』『不給媽媽吃!』。劇情可以想見。原因大概是因為沒喝睡前牛奶、肚子餓,才會作夢。

今天早上出發往台北,問他:『阿嬰,我們今天去台北做什麼?』

黃小弟:『找阿嬤!』記得非常清楚。

到了台北父母家,黃小弟就一直黏著外婆,直到回新竹。這一次,有了一個完整的ending,他總算心甘情願地上車回家。小黃還一直擔心他要賴在台北不走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