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07, 2010

副食品:以稀飯泥取代米糊

12/1開始,我把嬰兒米粉+母奶換成米水比一比十的稀飯。主要原因是,煮一次稀飯可以做成冰磚吃好多天,而每天為了製作米糊要擠奶太麻煩了。另一個原因是,有一天我嚐了一口弟弟沒吃完的米糊,驚覺好甜!可能是嬰兒米粉本身就甜,也可能是我調得太稠。因為每天擠的母奶量少也不固定(十幾、二十幾CC),要加的米粉不多也很難量,稀的話難餵,稠的話又怕養成弟弟的重口味。

根據『小雨媽的文章:小雨第一次副食品』,稀飯的米水比如下(小雨媽參考自『健康寶寶副食品全書,積木出版』):
第一階段(5~6個月):米水1:10
第二階段(7~8個月):米水1:7
第三階段(9~11個月):米水1:5
第四階段(1歲~1歲3個月):米水1:2


前一天晚上,我便先洗好半杯米加上五杯水,放入電子鍋,以預約的方式來煮稀飯;隔天早上,盛了一大碗作為我的早餐,剩下的用冰砂機打成稀飯泥,裝進樂扣樂扣小盒子,製成冰磚。老實說,半杯米實在太多了,下一次可以改成1/4杯。

這幾天的餵食經驗發現,製成冰磚之後,用電鍋蒸並不是個好方法,會使得食物過熱。稀飯是沒關係,但是搭配稀飯的水果冰磚過度加熱下,卻會釋放出酸味(果酸),弟弟並不喜歡吃;因此稀飯糊的第一天只吃了幾口,失敗收場;我也因此嚐過味道,而發現味道並不好。

隔天,恰好電子鍋還有前一碗的飯在保溫,於是我改成將稀飯及芭蕉冰磚倒扣在碗中,再放入電子鍋,以保溫的方式緩慢加熱。我則先餵弟弟母奶、換尿片、張羅用餐設備,大約隔了快一小時,磁碗有些燙手(因為水蒸氣),碗中的冰磚已化、微溫而已,弟弟果然非常捧場,45CC(30CC稀飯泥、15CC芭蕉泥)全部吃完!

12/4要回彰化,也接迴音腸病毒被隔離在彰化的哥哥。這時,冰磚就發揮功用了。我用樂扣樂扣裝了一份芭蕉泥,用保冷袋保冰著帶回彰化,第二天一樣用電子鍋溫熱為給弟弟吃,非常方便。最高興的莫過於,這次婆婆沒再說:『等大一點直接熬(很營養的)稀飯..』之類的話(以前婆婆覺得試吃副食品,只是吃著玩);其二、婆婆星期天居然為了準備給我們的等路(雞肉、羊肉),沒有煮早餐!還好,我沒有想說等婆婆煮好稀飯、再做成稀飯泥來餵弟弟。

當然,並不都那麼順利。餵食的時間掌握也很重要。如果與餵奶間隔太近,會因為肚子還飽飽的,剩下一些些。若是間格太遠,衝突到小憩的時間,又會因為太累,鬧脾氣而吃不多。

整體來說,弟弟吃得相當不錯。到了第六天,小黃把弟弟擺在餐椅上,在一旁看我們三個吃晚餐,弟弟一副蠢蠢欲動、飢腸轆轆的樣子,於是我又熱了一份芭蕉稀飯給弟弟吃;弟弟非常捧場地吃得乾乾淨淨。根據兒科醫生的說法,建議我們在小孩七個月的時候,可以一天至少兩餐副食品,看來應該是辦得到的。隔天開始,要換吃蘋果泥,因為是新食物,所以還是得先一天一餐,觀察是否有過敏的情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