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月 04, 2003

時時刻刻 The Hours (電影篇)

事實上,The Hours我是星期六晚上看的,但是心中對這部片有一種無法釋懷的心情,所以感想也就一直擱著,一直到昨天在女性主義BBS站po了條列式的感想,今早又看到一位好友的信件,提及她看The Hours時淚流滿面的強烈感受,終於覺得自己也似乎應該動筆寫些什麼。

我在女性主義說:『一直很疑惑:為什麼三個女人都活得這麼的壓抑、這麼的苦?即便到了2001年,可以選擇同性為伴侶、可以未婚生子(利用精子銀行,我猜),心中還是被許多情緒壓抑著,為什麼?可是,我又覺得可以理解這樣被壓抑的心情,因為自身也曾有這樣的體驗,只是沒這麼強烈,而且或多或少都能獲得抒發。』這些話在好友的身上似乎再次得到驗證,她工作能力很強、有強烈的企圖心、言談外表都極出色、感情世界亦極豐腴,可是還是會由衷的感到無力和失落,在看電影的時候獲得宣洩。是不是因為太過纖細、聰明的人,感觸也特別敏銳,優異的能力承擔著更沈重的期待和自我期許,所以內心其實是被深深的壓抑著?

這部電影如同許多網友所言,是適合一個人觀賞的,靜靜地看、靜靜地咀嚼、靜靜地去體驗,與其說這部片呈現出什麼,不如說我們由其中看到什麼。我們在這三個女人的內心世界中看到了一部分的自己以及所承擔的壓力,所以能夠引起共鳴。我自己其實算是個樂天也比較不會深思的人,所以也不會讓自己承擔過重的壓力,唯獨感情例外。但幸運的是,我自己的感情世界雖曾有過風雨,但仍可稱得上是一帆風順,所以我說,我疑惑他們為何內心承擔著這麼多的重荷,卻又似乎能夠理解。經這一、兩天一再咀嚼,我才發現其實是因為那樣的心情之於我太少有,很容易就封箋在日記的扉頁中,於是遺忘。

除了內心的感受,這部片似乎也陳述出Woolf對於男與女的兼容並蓄(說似乎是因為我對Woolf不熟,昨晚看一本西洋經典導讀的書提到Woolf的『自己的房間』,大意是說Woolf認為文學應該由男人與女人的腦袋共同培養),片中的女子都同時喜歡男人與女人,不會特別強調女性,不分男女,纖細的思想是一樣的易感和易受傷害。另一方面,電影配樂相當棒,以鋼琴為主軸,一波一波湧來的旋律彷彿內心洶湧的情緒,特別是心情如波濤起伏時,這音樂似乎是在與內心相呼應。

沒有留言: